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徐州市中心区域一工地发现城墙遗址。昨天,省市考古专家判断,城墙系西汉楚国及后继东汉彭城国之都城彭城的东城墙遗址。此次发现对今后徐州考古具有坐标作用。专家猜测,在城墙附近地下,或有楚王宫殿。 工地现汉代城墙 该工地位于徐州市老城区中心彭城广场东侧,2012年8月开挖,开挖不久,工地便先后发现明、唐宋、六朝时期的石碑。据徐州博物馆考古科有关人士介绍,实际考古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
考古人员清理文物。 5月15日,记者从陇南市礼县有关部门了解到,5月9日下午,礼县永兴乡山脚村在修建村民文化大院施工现场,发现一处汉代墓葬,共出土青铜器3件、陶罐20余件,出土文物破损。这一墓葬位于礼县大堡子遗址及墓葬群的重要核心区之一,目前墓葬发掘工作已经结束。 5月9日下午,在永兴乡山脚村修建村民文化大院的施工现场,一辆作业的铲车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破碎的陶片,经过清理又发现了一个青...
古墓周围已被耕地所“蚕食” 2008年,胶州铺集三妹冢汉代古墓被列为青岛市级文保单位加以保护。然而,两三个月前,这里的村民竟打起了古墓的主意,为了种粮食便将原先古墓四周逐步铲平并开垦出了农田,致使古墓发生了坍塌。昨天,胶州铺集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村民们这种违法行为他们已经知晓,将立即责令取土村民恢复原样。 多年前,胶州市民李先生因在市内上班,就从铺集镇三妹冢村老...
日前,在大兴区安定镇大渠村内发现一处古墓。据挖掘人员介绍,古墓可能是汉代的。大兴区文委一位副主任称,目前还不想对外透露具体情况。 村民史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在大渠村内发现一处古墓。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村里看到,这处古墓长约20米、宽约10米,位于村子中间。北侧是农田,南侧是民宅。村民说,4月27日下午,村里正在挖水沟。水沟大约3米深,挖掘机正在作业时,突然发现下面有异样,发现类似瓷片的东西。于是立...
近日,昌平区南口镇雪山村68岁村民王淑银在自家地里堆肥时,意外发现五个陶罐子。经过昌平区文化委文物所鉴定,这五个陶罐子都属于汉代文物。 据王老太太介绍,当时她在自家地里翻土堆肥,突然锄头碰到了“石头”,扒拉开土块后竟发现一个圆形器物扣在地里。她赶紧向村委会报告,并返回地里保护。 昌平区文化委工作人员来到现场,经过两个小时发掘清理,共出土五件汉代陶器。分别为两个陶壶、一个...
20日下午,魏家庄片区万达广场考古现场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在一座汉代墓穴中发掘出土了一个保存完整的汉代彩绘青铜盆。 20日下午,在魏家庄片区济南万达广场考古工地,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又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这座古墓的发现,让连日来一直在发掘的考古人员充满了更多期待,从不断出土的文物来看,该地区的汉墓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墓离现有地面深约4米左右。由于墓穴的位置较深,并且担...
经过近两年的发掘和研究,考古人员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齐国故城内的今阚家寨村南一带发掘的遗址,证明是一处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汉时期的铜镜铸造作坊。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古代铜镜铸造作坊遗址。据项目负责人白云翔介绍,铸坑、水井、沙坑等一系列遗迹的揭露,以及100余件镜范残块、鼓风管等铸铜遗物的出土,为该遗址年代、性质和用途的判定以及汉代铜镜铸造工艺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山东发现汉代铜钱铸造石范残块 经过近两年的发掘和研究,考古人员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齐国故城内的今阚家寨村南一带发掘的遗址,证明是一处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汉时期的铜镜铸造作坊。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古代铜镜铸造作坊遗址。据项目负责人白云翔介绍,铸坑、水井、沙坑等一系列遗迹的揭露,以及100余件镜范残块、鼓风管等铸铜遗物的出土,为该遗址年代、性质和用途的判定以及汉代铜镜铸造工艺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
开发区古现街道办事处澳门路近期施工,考古部门根据有关规定例行探查发现,施工工地附近隐藏了百余个汉代古墓墓穴。23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已有七八十个墓穴被挖出,一些陶器、铜镜和部分陶器碎片等物品随之出土。目前,考古工作还在进一步进行中。 23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发区古现街道办事处澳门路的考古现场,二三十人正在挥舞着锄头,围着一个个长方形的坑挖掘着。 一位正在干活的工作人员告诉记...
工作人员说,这是一个夫妻墓。记者苑菲菲摄 开发区古现街道办事处澳门路近期施工,考古部门根据有关规定例行探查发现,施工工地附近隐藏了百余个汉代古墓墓穴。23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已有七八十个墓穴被挖出,一些陶器、铜镜和部分陶器碎片等物品随之出土。目前,考古工作还在进一步进行中。 23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发区古现街道办事处澳门路的考古现场,二三十人正在挥舞着锄头,围着一个个长方形...
位于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仕尾村、南湾村一带的山丘等地,是广东发现的10处汉代文化(建筑)遗址之一,也是广东4处出土汉代瓦当的重要遗址之一。然而,从去年年底以来,位于南湾村附近的岭凸仔文化遗址,却遭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昨日,记者在南湾村附近的岭凸仔看到,文化遗址保护范围内的山岭已被大面积挖掘,遗址遭毁坏面积已达50%以上。 一处遗址遭毁面积超一半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毁坏处的遗址,被挖的坑最深...
古墓中的陪葬品 随着施工工地上挖机的不断挖掘,一个深藏于地下的洞穴忽然“门户洞开”,一座“沉睡”了2000余年的汉代古墓进入了世人视线。大量五铢钱以及陶器、铁器、青铜器、鎏金器等20余件锈迹斑斑的墓内随葬品的出土,让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据悉,这是昭通目前发掘出土保存完好、品种多样的仅有的几个崖墓之一,将为盐津县的汉代文化研究提供丰富鲜活的史料。目前...
4月8日,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中村一村民在修建房屋时发现一处汉代古墓。目前,当地已组织人员对古墓进行保护,甘肃省考古部门工作人员已抵达平川,对古墓进行进一步勘察和清理。 据了解,4月8日上午,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中村村民赵庭海和家人对自家老房子进行扩建,为了运土方便,他们从自家屋后的土山根处取土。起初,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运了几车土以后,有村民从他家门前路过时发现古墓的一角已经露出。因为当地人...
图为卡拉苏河东岸台地上的“克其克阿尔帕墓群”。艾斯卡尔 摄 在天山南麓拜城县境内的河谷,7座石头堆砌起来的古墓葬,在野草丛中,以南北向排列,等待揭开历史的面纱…… 7日,阿克苏地区文物局业务科工作人员艾斯卡尔说,拜城县文物局与温宿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新疆新华木扎提河公司参与组成的文物调查组,对新疆木扎提水电站建设工程拟定选址范围进行现场勘查时,新发...
3月6日,记者从泰安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岱庙两个碑亭修复保护工程中,出土了汉代云纹瓦当、唐代莲花纹瓦当、宋代兽面纹瓦当等文物。进一步证明岱庙在汉代时期已有重要的大型官式建筑,同时说明在唐宋时期,岱庙仍在其址,岱庙的延续性始终是较为稳定的。 6日,记者从泰安市博物馆获悉,岱庙明洪武《去封号碑》碑亭和清乾隆《重修岱庙记碑》碑亭修复保护工程主体已完工,正进入油漆彩绘阶段。在对两个碑亭修复保护过程中,发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